叶圣陶五育成果展全国组委会
关于举办“叶圣陶五育成果展”
全国德育实践教育成果征集展示活动的通知
各参与单位及指导教师:
以五育铸就时代之魂,以明德奠基人生之基!教育是点亮心灵的火炬,更是塑造未来的基石。让我们携手并肩,将知识的广度、品格的高度、体魄的力度、审美的温度与劳动的厚度熔铸于心,共同谱写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生华章。
此刻,每一位教育者与学习者都肩负使命——以明德修身之志,育家国栋梁之才,让五育之光照亮每一颗追梦的心!具体活动内容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方:
新华网
北京华夏育才教育科技研究院
协办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光明读书会
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
中国文艺网
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
学术支持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研究中心
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
北京文物保护协会
公益支持单位:
北京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
北京老舍文艺基金会
承办单位:
中国语文报刊协会校园文学分会
北京华夏育才教育科技研究院美育研究中心
展示辅导单位:
北京龙校联盟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叶圣陶五育课堂)
技术支持单位:
北京龙杯集团有限公司
二、活动名称:
叶圣陶五育成果展——德育教育成果征集展示活动
三、活动对象及组别(全龄段):
(一)亲子起步组
0-3岁亲子互动组:0-3岁(需家长陪同)
4-6岁亲子协作组:4-6岁
(二)学生进阶组
小学初级进阶组:1-2年级
小学中级进阶组:3-4年级
小学高级进阶组:5-6年级
初中启航进阶组:7-9年级
高中综合进阶组:10-12年级
高校精英进阶组(专业组):在校专本硕博学生
高校精英进阶组(业余组):在校专本硕博学生
(三)教师赋能组
幼教赋能组:幼儿园教师
小学教师赋能组:小学教师
中学教师赋能组:中学教师
高校教师赋能组:大学教师
校外教师赋能组:校外培训机构教师
(四)社会拓展组
青年潜力拓展组(专业组):18-35岁
青年潜力拓展组(业余组):18-35岁
中年价值拓展组(专业组):36-59岁
中年价值拓展组(业余组):36-59岁
银龄风采拓展组(专业组):60岁及以上
银龄风采拓展组(业余组):60岁及以上
分组说明:
1. 社会拓展组
非学生及非教师群体,包括:
(1) 自由职业者、企业员工、退休人员、艺术爱好者等个人或团体;
(2) 社会组织、文化机构、文艺团体等非教育系统单位。
2. 教师赋能组
(1) 在职教师:各级学校(含幼儿园、中小学、高校)在职教师;
(2) 退休教师:已退休但仍在文艺教育领域活跃的教师;
(3) 参与形式:可个人或团体形式报名。
3. 高中综合进阶组
(1) 普通高中学生:10-12年级(高一至高三);
(2) 中等职业教育学生:中专、职高、技校学生(10-12年级对应学段)。
4. 专业组
专注于文艺、文学领域的专业背景或资质群体,包括以下两类:
(1) 学生类:
高等院校(大专及以上)在校生及毕业生(含专本硕博)。
(2) 资质类:
① 持有地市级及以上文学家协会会员资格的个人;
② 从事文学专业创作或教学的从业者。
四、活动主题及内容:
活动主题:
德润五育启心智,修身立行绽芳华
活动内容:
参展选手需紧扣主题,通过德育实践作品展现五育融合下的成长风采:
1. 主题创作类
五育主题征文:
形式:撰写文章(字数500-2000字),围绕“诚信、责任、友善、家国情怀”等主题,结合个人经历或社会热点(如抗疫、传统文化传承、校园互助等)。
要求:需体现五育融合理念(如通过劳动实践谈责任,通过艺术学习谈审美与道德)。
五育主题美术创作:
形式:绘画、书法、手工艺、数字美术等,以“五育铸魂”为创作核心,通过视觉艺术表达德育主题(如“诚信之树”“责任之光”)。
要求:作品需附200字创作说明,阐释艺术构思与德育内涵。
2. 表演展示类
(演讲、朗诵与情景剧结合)
德育主题演讲/朗诵:
形式:
演讲:以“明德修身”为主题,结合自身故事或社会案例,录制3-5分钟视频(可配背景音乐或PPT)。
朗诵:选取经典诗词、散文或自创作品,通过朗诵演绎道德力量(如《少年中国说》《论语》节选)。
要求:内容需体现德育核心价值观,语言表达清晰,情感真挚。
道德情景剧与角色扮演:
形式:拍摄短视频(5-8分钟)或线上直播,演绎道德困境中的选择(如“网络谣言应对”“校园欺凌干预”)。
要求:需包含冲突、解决与反思环节,鼓励融入戏剧化表演与艺术设计(如舞台背景、道具)。
3. 实践记录类:
德育实践志愿服务记录:
形式:提交文字、照片、视频(时长3-5分钟),记录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如敬老院帮扶、环保行动、社区宣讲等)。
要求:需体现社会责任感与行动力,可附加“服务日志”或“反思报告”。
德育案例分析与创新提案:
形式:
案例分析:分析真实德育案例(如校园文化活动设计、家风传承项目),提出改进方案或反思报告。
创新提案:以PPT或视频形式,设计德育实践项目(如“校园诚信银行”“传统节日德育课程”)。
要求:需结合五育理念,突出实践性与创新性。
4. 综合展示类
(跨形式融合)
“五育·明德”主题展览:
形式:个人或团体通过图文展板、互动装置、多媒体视频等形式,综合展示写作、美术、实践等成果,形成主题展览。
要求:需体现五育融合,如“以绘画表达责任,以演讲传递友善”。
五、活动平台:
(一)团体报名:参展选手可在培训机构(含线上)、青少年宫、老年大学、专业院校、企业事业工会或所在学校教师指导下完成作品,由团体报名单位或指导老师通过“叶圣陶五育成果展”官方微信公众号或官网(www.yeshengtao.com)的团体报名入口,统一办理报名手续并上传参展作品。
(二)个人报名:参展选手可通过“叶圣陶五育成果展”官方微信公众号或官网(www.yeshengtao.com)的个人报名入口,自主完成报名手续办理及参展作品上传。
(三)参展指引:
1.参展选手可先登录“叶圣陶五育课堂”微信公众号,免费观看“德育教育成果征集展示活动”参展流程视频介绍。
2.通过“叶圣陶五育成果展”官方微信公众号或登录官网(www.yeshengtao.com)实现以下操作:
⑴信息获取:查阅参展细则、下载公告通知文件;
⑵作品管理:自主上传作品、实时查看审核进度;
⑶成果查询:在线查询获奖情况;
⑷荣誉表彰:获奖选手可通过“叶圣陶五育成果展”微信公众号或官网(www.yeshengtao.com)免费下载电子获奖证明。
六、作品格式要求:
1. 作品拍摄:
写作类作品需拍摄高清照片(分辨率不低于300dpi),拍摄时注意光线均匀,保证文字工整,格式整齐;字数不少于500字,需包含标题、正文、作者信息。
2.视频录制:
横屏或竖屏拍摄,分辨率≥1080P,时长3-8分钟,提交MP4格式(辩论组≤15分钟)。
3.课程设计类:
需包含课程大纲、活动流程、评价标准等,打包成压缩文件上传。
4. 社区项目报告:
需包含项目背景、实施过程、成果数据、反思建议,字数不少于1000字。
注:选手报名后,务必保存好原作品,获奖后需凭原件进行复核。
七、评审标准
维度 |
权重 |
要点 |
主题契合度 |
30% |
作品是否体现五育融合理念 |
实践性 |
25% |
是否具有可推广的德育实践价值 |
创新性 |
25% |
创意表达与独特视角 |
影响力 |
20% |
对个人或群体的德育启发作用 |
八、奖项荣誉
(一)省级荣誉:
金奖(10%)、银奖(20%)、铜奖(30%)、优胜奖(30%),颁发“叶圣陶五育成果展——德育教育成果征集展示活动”省级荣誉证书。
(二)国级荣誉:
金奖(20%)、银奖(30%)、铜奖(40%),颁发“叶圣陶五育成果展——德育实践教育成果征集展示活动”国级荣誉证书。
(三)优秀指导教师及组织机构奖:
优秀指导教师奖:辅导不少于20名选手的教师,根据选手最高奖项等级颁发荣誉证书。
优秀组织教师奖:组织不少于50名选手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优秀校长奖:组织不少于200名选手且部分选手获金奖的校长,颁发荣誉证书。
优秀组织机构奖:组织不少于100名选手且部分选手获金奖的单位,颁发荣誉证书。
示范基地与贡献奖:组织300名以上选手的单位可获“叶圣陶德育实践教学示范基地”或“叶圣陶德育实践教学突出贡献奖”荣誉牌匾。
获奖选手及获奖单位可以在“叶圣陶五育成果展”官方公众号或叶圣陶官网www.yeshengtao.com的成绩查询入口查询获奖情况,组委会为选手提供免费电子获奖证明,选手可自愿申请购买纸质证书、证书封壳、纪念奖章、奖牌、奖杯、荣誉牌匾、文创产品及邮寄服务。
十、“叶圣陶五育成果展”2025年全国德育实践精英作品展
获得国级银奖及银奖以上荣誉的选手,将有机会被邀请参加全国德育精英展,精英展获得金奖、银奖选手将纳入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旗下中国文艺网艺术人才库(颁发中国文艺网艺术人才证书),获奖作品还将有机会在新华网叶圣陶五育成果展专区进行展示。
十一、版权说明
咨询电话:15601386699(王老师) 17801710601(陈老师)
18612776899(张老师) 18510783999(李老师)
叶圣陶官网:www.yeshengtao.com
官方展示公众号:叶圣陶五育成果展
官方展示辅导公众号:叶圣陶五育课堂(可免费观看“德育教育成果展参演指南”视频)
叶圣陶五育成果展全国组委会
2025年5月6日